当前位置: 首页> 便民信息> 正文

2019年山西大学将撤销哪些专业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2019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此举旨在引导高校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在此轮调整中,山西省内多所高校均有专业动态变化,其中,作为本省高等教育的排头兵,山西大学的部分专业调整情况尤为引人关注。根据公布的信息,山西大学在2019年度撤销了若干个本科专业,这一举措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全国高校应对新发展需求、进行常态化专业动态调整的一部分。

  据了解,此次专业撤销工作严格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开展,遵循着“需求导向、标准导向、特色导向”的原则。教育主管部门与高校自身会定期对现有专业进行综合评估,考量因素包括社会需求变化、毕业生就业状况、师资队伍结构、教学资源配置以及专业建设质量等。对于连续多年招生困难、就业率偏低、与社会经济发展契合度不高的专业,高校会主动采取调整措施,或进行改造升级,或予以撤销,以期将有限的办学资源投入到更具发展潜力和社会急需的领域。

  具体到山西大学,查阅教育部官方发布的名单可知,在2019年,该校撤销的专业涵盖了多个学科门类。例如,工学门类下的某些传统工科专业,以及理学、管理学等领域内部分与社会需求衔接不够紧密的专业位列其中。这些专业的调整,反映了学校在学科布局上的审慎思考。一方面,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推进,一些传统产业形态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对应的人才需求规格也随之改变,高校必须前瞻性地布局新工科、新文科、新医科等新兴交叉学科专业。另一方面,高校也需要集中力量强化自身的优势特色学科,避免专业设置“大而全”却“小而散”,从而提升核心竞争力。

  此次专业撤销对学生有何影响?山西大学教务处相关负责人此前在回应类似问题时表示,对于涉及专业调整的在读学生,学校将严格按照“老人老办法”的原则,确保现有在校生能够按照原培养方案顺利完成学业,直至毕业,他们的合法权益将得到充分保障。学校会投入优质教学资源,保证教学质量不降格,同时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业指导和发展支持。因此,在校生无需过度担忧。对于计划报考的考生而言,此次调整则提供了一个更清晰的信号,意味着学校的专业设置将更加聚焦于社会未来发展方向和学校的优势领域,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可获得更具参考价值的信息。

  教育专家指出,高校专业的增设与撤销是一种正常的“新陈代谢”过程,是高等教育保持活力的体现。过去一段时间,部分高校存在专业设置盲目跟风、同质化严重的问题,导致人才培养与社会实际需求之间产生了一定的结构性矛盾。建立和完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有利于倒逼高校更加注重内涵建设,从追求规模扩张转向提升质量特色。山西大学的此次调整,可以看作是其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为实现高质量发展而迈出的坚实一步。通过优化专业结构,学校能够更好地整合教育资源,聚焦重点,突出特色,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纵观全国,2019年度各大高校的专业调整幅度较大,新增专业多集中于人工智能、大数据、智能制造、新能源、生物医药等前沿和紧缺领域,而撤销的专业则多为重复设置率高、就业前景欠佳的传统专业。这一增一减之间,清晰地勾勒出我国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和国家战略的人才需求图谱。山西大学作为一所底蕴深厚的地方综合性大学,其专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不仅关系到自身的长远发展,也对山西省乃至中西部地区的高等教育布局和人才培养体系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未来,随着社会进步和产业升级步伐的不断加快,高校专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将更趋常态化和精细化。山西大学表示,将继续紧跟时代步伐,紧密结合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进一步健全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服务地方和国家发展贡献更大的智慧和力量。这一过程,必将伴随着阵痛与挑战,但更是高等教育走向成熟、迈向卓越的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