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口美兰国际机场海关在出境旅客行李查验中,发现一名中国籍男子行李箱内藏有疑似文物类物品,随即启动联合调查程序。经专业机构鉴定,该男子携带的15件物品中包括青铜器、陶瓷器物及古代钱币,其中3件被认定为三级文物,其余为一般文物。目前,案件已移交海关缉私部门进一步处理,涉案男子正在配合调查。
据海关工作人员介绍,事发当日,该男子在出境通关时选择无申报通道,但其托运行李经X光机检查时图像异常。现场关员开箱查验后,发现箱内物品用泡沫纸多层包裹,部分器物表面有明显锈蚀及历史使用痕迹。海关当即联系海南省文物主管部门,由专家对物品进行初步鉴定,确认其具备文物特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规定,文物出境需经文物进出境审核机构许可并加盖火漆标识,而该男子未能提供任何合法手续。
"这些文物年代跨度从汉代至明清,具有重要历史研究价值。"参与鉴定的海南省博物馆专家表示,此次查获的青铜器为古代祭祀用具,陶瓷器皿则反映出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特征,违规携带出境可能导致文化遗产流失。根据我国刑法,走私国家禁止出口的文物将面临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海口海关相关负责人强调,近年来通过"智慧旅检"系统与人工研判相结合,已查获多起类似案件。2023年以来,该关累计截获各类疑似文物87件,其中12件经鉴定属禁止出境文物。海关提醒公众,携带、邮寄文物出境需提前向文物部门申报鉴定,取得专用许可文件方可通关,切勿心存侥幸。
目前,涉案文物已被依法暂扣,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文物保护部门将根据最终调查结果,对符合馆藏标准的文物进行接收保管。此案也再次引发公众对文物非法流通问题的关注,有关部门表示将持续强化口岸监管与国际执法合作,筑牢文物安全防线。
本文由作者笔名:海口新闻网 于 2025-05-09 10:47:39发表在本站,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s://www.haikou.me/wen/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