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西下,海口骑楼老街中山路的百年拱廊下,一盏盏南洋风格的煤油灯渐次点亮。67岁的归侨陈阿婆正在她的"琼侨糕饼铺"前忙碌,将刚出炉的椰丝木薯糕切成菱形。"我祖父上世纪30年代从新加坡带回这个配方,现在用上了电烤箱,但搅拌椰浆还是坚持手工。"她身后,二十多家挂着中英文招牌的食肆沿着骑楼长廊一字排开,空气中交织着咖喱、椰糖和香兰叶的馥郁气息。
这条全长380米的"南洋骑楼小吃街"于今年五月完成改造,完整保留了1920年代建筑风貌。市文旅局项目负责人林志强介绍:"我们复原了16处历史商铺门头,特别邀请第三代琼侨后人回来经营。"在71号店铺,新加坡归侨后代黄明辉正向游客展示家传的"海南咖啡冲泡十八式",铜制滤壶里飘出的香气,与墙上的老照片相映成趣——那是他祖父1948年在槟城开的咖啡摊。
据海口市商务局统计,小吃街开业两个月来日均客流量突破8000人次,带动周边商铺租金上涨40%。最受欢迎的"七层糕"每天要消耗300斤椰浆,其制作技艺已启动非遗申报。入夜后,穿着娘惹服饰的导览员会带领游客寻找藏在骑楼柱廊间的美食密码:拱券下的数字暗藏着老字号的开业年份,地砖花纹指向特色店铺方位。
"这不仅是一条美食街,更是活态的南洋华侨博物馆。"海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王教授评价道。随着RCEP政策落地,这里新增了越南法棍、泰国芒果糯米饭等东盟特色摊位。站在铺前街与中山路交叉口的百年凤凰木下,咬一口热乎乎的加椰烤面包,仿佛能听见上世纪远洋轮船的汽笛声。
本文由作者笔名:海口新闻网 于 2025-06-26 10:22:10发表在本站,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s://www.haikou.me/wen/3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