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海口要闻> 正文

海口龙华区百年 老盐铺 重获新生 传统晒盐技艺与现代文创碰撞出别样火花

  清晨六点,七十岁的盐工老王已经踩着露水来到盐田。他弯腰检查着陶缸里正在结晶的海盐,阳光透过古老的木格窗,在斑驳的砖墙上投下细碎的光影。"这是我祖父1923年从文昌学来的古法晒盐技艺,现在用的还是当年的石磨和竹筛。"老王说着,将刚收获的盐粒倒入青石臼中研磨。这座位于龙华区骑楼老街的"老盐铺",经过半年的修缮后重新对外开放,不仅完整保留了民国时期的制盐工具,还新增了互动体验区。

1.png

  据龙华区文旅局介绍,这栋始建于1917年的两层骑楼建筑,曾是海口最大的食盐批发商行。改造过程中发现了18件珍贵文物,包括1925年的盐税票据和木质盐斗。现在的一楼展厅里,游客可以亲手操作缩小版的晒盐池,而二楼则变身为"盐疗体验馆",提供传统海盐理疗服务。最引人注目的是中庭那口直径两米的煮盐铁锅,锅底镌刻着当年盐商的家族徽记。

  "我们每天限量供应30份'老盐黄皮水',用的是铺里窖藏三十年的陈盐。"第四代传承人林女士说。这种融合了传统技艺与现代口味的饮品,已成为网红打卡产品。统计显示,重开两个月来,"老盐铺"日均接待游客超800人次,带动周边商铺营业额增长35%。周末的"盐工课堂"总是座无虚席,孩子们在老师傅指导下学习制作盐雕工艺品。

  随着"海南老盐"入选省级非遗名录,这个百年盐铺正焕发新的生机。每当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那些承载着岁月痕迹的盐缸上,仿佛在诉说着琼岛盐业的沧桑与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