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海口要闻> 正文

海口 老黄牛 社区干部林兴强:二十载如一日守护居民冷暖

  在海口市美兰区蓝天街道,提起林兴强的名字几乎无人不晓。这位56岁的社区工作者扎根基层22年,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服务群众,被居民亲切地称为"社区的定海神针"。近日,记者走进这位普通却不平凡的社区工作者的一天,记录下他忙碌而充实的工作日常。

1.png

  清晨七点,当大多数人还在睡梦中时,林兴强已经开始了他的例行巡查。从老旧小区的排水管网到背街小巷的路灯照明,从菜市场的环境卫生到学校周边的交通秩序,他都要一一查看。这种"晨巡夜访"的工作习惯,他已经坚持了整整十五年。"林主任比闹钟还准时,我们开店前就能看见他在街上转悠。"经营早餐店的王大姐说。去年台风"山猫"来袭时,正是林兴强提前发现并加固了危墙,避免了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

  在龙舌坡社区服务中心,记者看到了林兴强的工作日志。密密麻麻的记录本上,详细记载着每家每户的情况:谁家老人需要定期探望,谁家孩子面临升学问题,哪栋楼的电梯需要维修...这些看似琐碎的小事,在林兴强眼里都是头等大事。社区居民李阿婆告诉记者:"去年我老伴突发脑梗,半夜打电话给林主任,他二话不说就赶来帮忙送医,还垫付了医药费。"这样的故事在社区里比比皆是。

  特别令人敬佩的是,林兴强创新推行的"居民议事厅"机制,让基层治理焕发新活力。每月15日,社区居民代表、物业公司和相关职能部门坐在一起,共同商议解决社区难题。通过这一平台,累计解决了停车难、垃圾分类、宠物管理等87项民生问题。海口市民政局社区建设科科长吴敏评价说:"林兴强同志的工作方法体现了新时代基层治理的智慧,真正实现了'小事不出社区'。"

  在疫情防控期间,林兴强更是冲锋在前。他组织社区党员和志愿者成立"跑腿小分队",为隔离居民代购生活物资;建立特殊人群关爱台账,确保独居老人、孕产妇等群体得到及时照料;创新使用"健康码"动态管理方法,提高了排查效率。这些经验后来在全市范围内得到推广。社区居民张先生感慨道:"那段时间,林主任几乎没回过家,我们看着都心疼。"

  除了日常工作,林兴强还特别关注社区文化建设。他牵头组建了社区合唱团、书法班等文艺团体,定期举办邻里节活动。"社区不仅要解决居民的急难愁盼,还要让大家生活得更丰富多彩。"林兴强说。去年重阳节,他组织的"银龄风采秀"活动吸引了200多位老人参与,成为社区的一段佳话。

  如今,虽然已到了可以退居二线的年龄,但林兴强依然每天精神抖擞地奔波在社区各个角落。"只要居民还需要我,我就会一直干下去。"这句朴实的话语,道出了一位基层工作者的初心与坚守。海口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总结推广林兴强的工作经验,激励更多基层干部用心用情服务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