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社会民生> 正文

海南大学:以“双一流”建设为引擎 助力自贸港高质量发展‌

作为海南省唯一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双一流”建设高校,海南大学近年来围绕服务海南自贸港国家战略,优化学科布局、强化科研创新、深化产教融合,正加速向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迈进。依托自贸港区位优势和政策红利,该校在人才培养、技术攻关、国际合作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效。

学科建设:深耕“双一流”,培育自贸港急需人才‌

海南大学以作物学(全球ESI前1%学科)为核心,构建了“热带农业+海洋科学+现代服务业”的特色学科体系。法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10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其中法学学科在教育部评估中获B级,录取分数最高达605分。聚焦自贸港建设需求,该校重点布局海洋科学(获国家海洋局重点支持)、旅游管理(与三亚亚特兰蒂斯等企业定向培养)及金融学等学科,通过“自贸港金融开放实验室”等平台培养国际化、实战型人才。

63.png

科研突破:技术革新服务国家战略‌

在科研创新领域,海南大学多项成果引发行业关注。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团队研发的“纳米凝胶喷雾技术”,成功将材料界面蒸发效率提升近3倍,为海水淡化和工业脱水领域提供全新解决方案。作为教育部学科创新引智基地,该校依托多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近三年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120余项,2025年获海南省委“举全省之力支持海大‘双一流’建设”专项政策倾斜,加速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

产教融合:打造自贸港“人才引擎”‌

立足海南自贸港“试验田”定位,海南大学深化校企合作与国际化办学。学校与中免集团、海南生态软件园等共建产教融合基地,定向输送跨境电商、数字贸易等领域人才;会展经济与管理等中外合作项目实现国际课程全覆盖,毕业生海外深造率同比提升15%。数据显示,近三年该校本科毕业生去向落实率超90%,40%扎根海南本土,计算机专业就业率高达95%,为自贸港数字经济、现代服务业输送大批骨干力量。

海南大学党委书记符宣国表示:“学校将紧扣‘自贸港需求清单’,推进学科交叉与机制改革,未来五年计划新增3个博士点,力争在热带农业、海洋资源利用等领域形成全球影响力。”随着海南自贸港建设进入关键期,海南大学正以创新驱动和开放合作为抓手,书写高等教育服务国家战略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