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五点的博爱南路上,68岁的吴阿婆已经开始准备当天的椰丝糯米粑。她将新鲜采摘的老椰肉刨成细丝,与浸泡过夜的山兰糯米混合搅拌。"椰丝要现刨才香,糯米得用五指山的山兰稻,这样做出来的粑才有灵魂。"吴阿婆边说边将混合好的原料填入香蕉叶中,手指翻飞间,一个个翠绿的小方包已整齐码入蒸笼。蒸制过程中,椰香混合着蕉叶的清香弥漫整条老街,这是海口人最熟悉的晨间味道。
这道承载着琼岛记忆的传统小吃,历史可追溯至明清时期。据《琼州府志》记载,早期下南洋的琼侨将东南亚的椰香点心与本地糯米结合,逐渐演变成独具特色的椰丝糯米粑。在骑楼老街的"琼香园"店铺里,第四代传人陈明辉正在尝试创新。"我们保留了古法石磨磨浆工艺,同时开发了低糖版和添加斑斓叶汁的绿色版本。"他展示着新设计的文创包装,这些融入黎族图腾的礼盒已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各地。
海口市餐饮烹饪行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全市有83家专营椰丝糯米粑的店铺,年消耗椰子超200万个。在近期举办的"海南传统美食展"上,这道小吃斩获"最受欢迎伴手礼"称号。评委会特别指出,其"软糯不粘牙,清甜不腻口"的特质完美诠释了琼式点心的精髓。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符小娟透露,海口椰丝糯米粑制作技艺已通过市级非遗初审。"这不仅是味觉传承,更是琼侨文化的活态见证。"她说。如今,这道穿越数百年的甜蜜滋味,正以新旧交融的方式延续着椰城的烟火故事。
本文由作者笔名:海口新闻网 于 2025-06-26 10:12:44发表在本站,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s://www.haikou.me/wen/3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