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宋元海防要塞到自贸港核心区,一座城的记忆与腾飞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每一天都镌刻着城市发展的印记。今日,当我们翻开海口这座滨海古城的记忆长卷,跨越千年的历史脉络在时光的交织中愈发清晰——从宋代海防营寨到明代军事重镇,从近代通商口岸到改革开放前沿,海口在历史的“今天”始终书写着开放与奋进的故事。
古代:海疆要塞的崛起
“历史上的今天,海口因海而生,因港而兴。”海南省博物馆研究员李海洋介绍。据《琼州府志》记载,宋元时期,海口浦作为琼州官渡与军事要塞,成为中原与海南岛联系的咽喉。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朝廷在此筑城设“海口所”,城墙巍峨、烽火台林立,抵御倭寇侵扰。今日的海口骑楼老街仍保留着明清古码头的遗迹,诉说着“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支点的辉煌。
近代:红色血脉与开放先驱
1926年的今天,海口迎来历史性转折——国民政府正式设立海口市,成为海南岛首个现代城市。而在抗战烽火中,1943年的今日,琼崖纵队以海口为据点发动“秋季攻势”,为海南解放奠定基础。与此同时,作为中国最早的通商口岸之一,海口在上世纪初汇聚了南洋商贾,骑楼街区的巴洛克式建筑与南洋风情交融,成为多元文化的见证。
当代:特区速度与自贸港蓝图
1988年4月13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设立海南省的决议,海口自此肩负省会使命。三十余年间,这座城市以“特区速度”实现蝶变:GDP从建省初期的不足50亿元跃升至2023年的2200亿元,城市框架从“一条马路几盏灯”扩展为“七桥八港”的现代化都市。
而2020年6月1日,《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的发布,更为海口注入新动能。今日的江东新区,全球顶尖企业总部林立,免税购物日均销售额破亿,“零关税”“跨境数据流动”等政策落地,让这座千年古港再次站上开放潮头。
专家视角:历史基因塑造城市灵魂
“海口的灵魂是开放与包容。”海南大学历史系教授陈景深指出,“从古代海上贸易到近代华侨下南洋,再到今天的自贸港,海口始终以‘向海而生’的勇气突破地理界限。”他认为,历史赋予的冒险精神与国际化视野,正是海口在新时代的核心竞争力。
市民记忆:老街烟火与时代脉搏
在中山路经营老爸茶店四十年的张阿婆感慨:“小时候听爷爷讲‘海口所’的钟楼报时,如今看着年轻人用手机扫码购物,感觉历史就在身边流转。”今日的海口,既有五公祠的千年碑刻,也有云洞图书馆的现代艺术;既有渔村船歌的悠扬,也有国际航线的喧嚣——过去与未来在此共鸣。
结语
历史是城市的根脉,未来是城市的灯塔。今天的海口,正以“自贸港核心承载区”的定位,将千年积淀转化为发展势能。正如海口市档案馆新展出的《城记·海口》开篇所言:“这里的故事从未结束,每一次潮起潮落,都是新的开始。”
本文由作者笔名:海口纪晓岚 于 2023-12-25 14:59:00发表在本站,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s://www.haikou.me/wen/34.html